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浙江省绍兴市塔山小学:在志愿服务中打造全环境德育评价


如何完善德育评价?塔山小学进行基于志愿服务的德育评价新尝试。

来源 | 中国教师报

作者 | 叶燕芬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小学校长

为了完善德育评价,探索学生、家长、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,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塔山小学实施家校社同频共振的志愿服务项目,从“评什么”“谁来评”“怎样评”等问题入手,建构立体交互、多元参与的德育评价体系,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德育评价中的角色功能,创建全环境德育评价体系,使其成为“学校德育走向社会德育、社会德育辐射学校德育”的新载体。

制定以“导”为主的评价内容

对学生的德育评价,与其说是“评”不如说是“导”,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内容体系的构建,以评价导向推进内容实施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针对性。为此,学校制定了基于志愿服务的全环境德育评价的内容模块和指标。

构建全环境德育评价内容三大模块。一是通过个体“日行一善”活动培育行动意识,每个学生每天完成一件善举,记录“善心得”,在日积月累的践行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品质;二是通过校内“我是志愿者”活动培育行动自觉,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校级和班级服务岗位,学生人人都是志愿者,参与岗位服务锻炼,定期轮岗,自觉践行美好品行;三是通过校外“亲情公益”活动培育行动能力,学校以笃行实践为核心,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,让学生在“做中学”,培养对人、对事的责任感。三大内容模块全覆盖德育要素,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,实现从个体到团体、从校内向校外的全方位延展,努力提升学生品德、家庭美德、社会公德,创新德育的全环境育人内容体系。

设计全环境德育评价内容指标。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的衡量内容和目标导向,从“责任感”和“实践力”两大维度入手,构建分层一体化的德育评价量表,对六个年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。比如,对低年段学生要求“尊重父母,亲近父母,听从父母教导”“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,热爱班集体”,对高年段学生要求“与父母和他人进行良好沟通,互相尊重和理解”“关心国家大事,有责任担当”等。学校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每个指标内容的星级,每一项行动内容在不同学段下不断衔接并螺旋上升,形成目标统一的常态化评价体系。

探索多跨协同的实施路径

多年来,学校坚持德育评价全方位、全过程的原则,建立纵横交织的实施路径,以家庭为起点,以学校为阵地,以社会为平台,为德育评价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。

路径一:构建校园成长常态化衔接平台。学校开发和设计《学生成长手册》,以此为载体不断创新评价方式,将德育评价与学校志愿活动紧密结合。手册也是学生的一份成长档案,学生通过设定愿景、畅谈理想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期望,客观、动态地评价自己在实践中的能力表现,从而激发潜能,为梦想加油,为成长导航。

路径二:组建家校联动的二级亲子平台。根据亲情公益实践的需要,学校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,成立“亲情公益家庭组委会”,下设六个年级的分会,分别组织和指导各种公益实践活动。活动中所得善款由校级“组委会”负责管理,保证专款专用并及时公示资金情况。家校联动的二级亲子平台,既能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,也能确保家校联动的实践评价。

路径三:建立社区联动的数字化平台。学校联合所在区域的11个社区建立“亲情公益网络社区圈”,将亲情公益活动向社区深入延展,形成践行公益理念的有效平台保障。学校、家庭、社区三方都可以在圈子的“活动公告”进行发布,召集本社区的亲情公益家庭参与活动。学生、家长就近在自己的社区内参加各类公益活动,定期、定点为居民服务。活动也会在圈子的“活动掠影”栏目中进行分享。这样的方式丰富了评价的样式,打造了开放性动态评价新样态。

路径四:加盟社会联动的公益行善平台。在共青团绍兴市委的协助下,学校加盟了团中央“志愿汇”App公益行善平台,尝试社会化志愿服务模式,鼓励更多家庭在平台发布“亲情公益”令,并积极参与到平台的公益活动中,让学生在公益行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,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。

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全环境德育评价的实施,以组织架构为保障,以线下评价为媒介,通过数字平台赋能,注重资源统整,打破学校、家庭、社会(区)之间的壁垒,探索德育评价多跨协同的实施路径。

创设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

全环境德育的评价机制重在“全”,强调开放、多元的评价过程,打通家庭、社会的评价认定,将评价嵌入学生的实践过程,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。

评价主体多元化。学校明确评价过程中学生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责任与要求,通过学生自评、教师点评、亲子互评、团队测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质量进行系统评价,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保障德育评价的综合性,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。一是以学校为主导,设定评价内容和标准,引领评价体系的正确方向;二是以学生为主体,发挥主观能动性,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反思和改进;三是以家庭为协同,在亲子互动中对德育实践给予有效反馈,增进亲子情感联结;四是以社会(区)为支持,在实践过程中予以指导和反馈,全面促进学生行动力的有效提升。

评价过程多元化。学校设置“心愿卡”“小天使”“公益章”“校长奖”等,建立动态发展的全过程德育评价成长档案。一是“心愿卡”实时评价。每次活动后,教师根据综合评定奖励心愿卡,动态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表现。学生以此兑换心愿,并将点滴感悟记入《学生成长手册》。二是“小天使”每月评价。各班级每月一评,通过自荐、民主推荐等形式,评选出“公益爱心小天使”。学校利用升旗仪式表彰公益事迹突出的学生,促进学生坚持公益行动。三是“公益章”学期评价。学校牢牢把握少先队“红领巾奖章”的成长激励机制,创设“公益章”。学校根据学生参加公益实践的频率和质量进行评价,按照获得星级情况颁发奖章。四是“校长奖”学年评价。学校在“校长奖”评选活动中专门设置了一个“热心公益好少年”奖项,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介优秀事迹,为全校学生树立榜样,激励学生笃行实践、公益献爱。

评价形式多元化。学校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,促进德育实践评价方式的多元发展。一是线下的“共振”效应。在广泛志愿服务的基础上,家长的积极参与使活动更富有现实意义和“家校共育”的时代感。家长纷纷表示每一次活动他们都见证了孩子的成长,自己也受到了熏陶感染,激起浓浓的公益情怀。二是线上的“共振”效应。学校在学生居住的塔山社区等11个社区的论坛成立贴吧,在发起亲情公益活动的同时,谈论志愿活动带来的收获与感受,不断进行价值引领与正能量传递。

评价的多维度指标是对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品行画像和引导,旨在搭建学生道德成长的阶梯。学校通过全环境德育评价体系,落实公益志愿活动的德育目标,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,从而衍化为道德行为、内化为道德情感,最终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。

来源 | 中国教师报

编辑 | 朱晨菲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澳门信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5月20日,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发布情况通报,全文如下:2025年5月19日下午,我校发生一起学生坠池事故,造成1人死亡,学校对此深感悲痛和惋惜。当天下午3:51分,该同学在体育课后不慎坠入化粪池,同行同学施救未果后向老师报告,学校立即投入救援[全文]
    2025-05-21 01:26
  • 据广东卫健委消息,6月2日0-24时,广东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,广州报告,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,广州报告。记者获悉,有关部门要求市八医院专门设置独立考场,最大限度保障高考考生顺利应考。据广州市新冠肺炎[全文]
    2025-04-26 11:14
  • 3年前的夏天,刚刚来到浙江财经大学的李朝金还在为一学期“晨刷”“晚刷”二三十次而“头痛”,根本不会想到,现在的她成了“刷跑狂魔”,每周不去“刷”几次就“浑身难受”。“晨刷”和“晚刷”,是浙江财经大学为学生制定的校园跑计划,学生可以沿着校园里[全文]
    2025-04-02 13:33
  • 为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关于“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、塑造发展新优势”的战略部署,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、应用和驾驭能力,帮助教师教与学的有机统一,促进新教材落地生根。由中国教师报、临沧市教育[全文]
    2025-03-21 04:56
  •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,每一位高中生都面临着至关重要的升学选择。如何在这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,成为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。为此,四川行者致远生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行者志愿”)机构始终秉持着“行者志愿,行则[全文]
    2024-12-21 02:17
  • 一位女孩,今年 25 岁,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,毅然踏上了前往英国留学读研的征程。她所选择的是金融专业,这一在全球经济领域中举足轻重的热门学科。在英国的求学生涯里,她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。生活成本高昂,学习任务繁重,一年下来,各[全文]
    2024-12-07 03:50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澳门信息网 am.shenzz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